陈后丰是阳东区大沟镇沙冈村一名“85后”青年,从事养殖鱼虾已有14个年头。在这期间,他坚持不断攻坚克难,从一个“养殖小白”,成长为村内水产养殖业的技术“牵头人”。今天的《百姓故事》,我们一起了解陈后丰的创业故事。

  陈后丰是阳东区大沟镇沙冈村的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14年前,他刚刚大学毕业返回家乡,承租了一片150亩的鱼塘作为创业的起始地。

  谈及当时的创业初衷,陈后丰表示,沙冈村有3000多亩水产养殖,是水产养殖大村。自己回村发展养殖业,是想更好地发挥村中的资源优势,助力沙冈产业发展。

  当时农户养殖成功率很低,我看到我们村有3000多亩的养殖资源,农户又都赚不到钱,我就想到这么好的资源就不要浪费了,要带动村民找到好的养殖模式,让大家都赚到钱,生活过得好一点。

  刚开始从事养殖业的陈后丰缺少经验和技术,即便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养殖业也一直没有起色。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抓住每一次农业大学养殖专家来养殖场专题研究的机会,向专家虚心请教。

  同时结合网上学习与现实养殖的不断试错,慢慢地,陈后丰的养殖技术变得成熟,并在鱼虾混养模式下取得了成功。在陈后丰的影响下,鱼虾混养基本覆盖了全村的水产养殖塘。

  现在这种模式养殖对生态环境、对水质会有一种好的保护,它对水污染很低的,就是在塘内循环,鱼饲料的残留都是虾和杂鱼吃掉了。

  为补齐沙冈水产发展短板,2019年,陈后丰与其家人通过自筹资金300万元成立了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同时,为进一步探索养殖技术创新点,公司在雅韶镇八二石塘村承租1000多亩用于探索高位池养殖模式,成功建立了“南美白对虾标准化养殖体系”,并于2019年被评为省级水产高位池标准化养殖基地。

  陈后丰表示,他将结合沙冈村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快资源整合,做强基础产业,同时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开创渔光游新发展模式,让沙冈村变得越来越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