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编辑故事”主持人语
三月的江南,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率先开放的是梅花,不久怒放的将是玉兰、茶花、桃花、海棠、樱花、牡丹、芍药、杜鹃……春花总体是艳而绚烂的,但艳而绚烂的花大都花期不长,因而人们总是不断地叹春、惜春甚至恨春。人们往往希望美好的东西持续而长久,可总不如愿。
江苏出版界德高望重的前辈蒋迪安先生于春光灿烂之时离开了我们。蒋迪安先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江苏出版界乃至中国出版界重量级文化大家,长期担任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江苏省出版总社社长,是江苏省第一个韬奋出版奖获得者,是我的老领导和恩师(如果他不嫌弃我这个远远不合格的学生的话)。在他去世的第二天,正逢凤凰传媒年度工作会议的召开,我想上天有意成全我们,让我们凤凰出版人在难得一次的全体聚会同来怀念他。我和当天在座的同仁,要么是蒋局长亲自或同意招募到出版系统来的,要么是他的传承人直接培养起来的——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老蒋局长的“徒子徒孙”,他影响了直至现在的凤凰出版人。我本来想在《文艺报》本期版面中约一组文章来怀念和致敬,但担心内容过于凝重,还是决定只推荐一篇我约来的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原社长谢小朋的怀念文章,而我自己的长篇追思文章发到了江苏省内的媒体上。
本期我还邀约了人民出版社原社长黄书元先生。黄社长是我的老领导,说他是老领导,因为全国人民出版社都秉持“全国人民出版社是一家”的核心理念。各地人民出版社都曾是国家人民出版社的地方分社,在70余年的出版历史中,各地人民出版社在“国字号”人民出版社的指导和帮助下茁壮成长,合作的项目对中央和地方出版事业产生持续而重要的影响,是“两个效益”双丰收的典范。2012年春天,我开始担任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上任的第一站便前往位于北京隆福寺街的人民出版社,拜访黄书元社长和任超常务副社长,受到他们的热情接待和亲自辅导,这大大提升了我担任地方人民出版社社长的信心。在后来近10年的岁月里,人民出版社对江苏人民社和其他地方人民社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在我心中进一步强化了“全国人民出版社是一家”的深厚感情。
黄社长长期在安徽地方出版单位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我本来向他约稿的方向是请他撰写从安徽地方出版局(社)到中央大社职务和工作转型的体会,以便为今后类似从业者提供难得的经验。黄社长非常谦虚,未明示同意,更未答应何时交稿,但他近期突然发来稿件。这篇文章全方位地回忆了他组织、策划的《中华三德歌》当年发行700万册的全过程,从策划到组稿,从组稿到完稿,从完稿到发行,从发行到宣传,从宣传到“两个效益”的收获的全部细节。这对于今日做透主题出版乃至其他出版物,极具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尽管时移事易,媒体和读者、时代和主题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道在其中,术也在其中。
客服电话:400-12345-67890
